月上·中秋 | 意溪朥饼
《舌尖上的中国》说:我的故乡只有一小块,她就在我们的舌尖上。
我心中的一小块,是月饼,是故乡的承载体。在舌尖上感知故乡,在平凡中体验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地方,大概这点小念想,也像意溪朥饼一样,朴素而珍贵。
潮州的月饼叫朥饼,朥即是猪油,用猪油制作的朥饼,皮酥馅细、肥而不腻,有浓郁的潮州特色。
潮汕人家,中秋要用朥饼拜月娘,还要将自己加工制作的糕饼馈送亲友,祈愿团圆事成。
中国有五大月饼:京式、广式、苏式、津式和潮式。其中潮式月饼却是独一无二的朥饼,意溪朥饼、贵屿朥饼和苏南朥饼最为出名。经朋友介绍,我到意溪镇目睹了意溪大朥饼的整个出产过程。
首先要秤面粉,调配一定量的猪朥。潮州人把肥肉叫做“朥”,故称猪肥肉为猪朥,用猪肥肉或猪脂肪煎出的油叫朥。
我拍摄的这家老燕饼店所用的猪朥是店主谢大哥专门去市场挑的膘朥。据介绍说这部分的猪朥最香,油脂含量相对较低,朥饼比较香主要也是因为这朥的质量好。
加一定比例的蜜水。意溪大朥饼传统手工操作虽然工序繁杂,但每道工序都十分考究,面粉是一级面粉心,猪朥是当天新鲜猪朥,加上蜜水,精良挑选,调配有严格的配方比例。
配料齐全,便不断地搅拌、揉搓,和成面团。看似简单的工序,其实花费了不少时间和力气。
揉搓成饼皮。
再加酥皮。这可以说是朥饼的一大妙笔,为后续的“起酥”工艺展现奠定基础。
两部分皮合在一起。
将两部分皮碾合,就有了饼皮、酥皮两层,碾合后折叠再反复操作,层次分明。
紧接着就要包馅、压扁成饼了。
传统意溪朥饼的馅料精料精制,有乌豆沙,绿豆沙,还有创新型的梅菜馅,甜中带咸,有些人也很喜欢吃。
过去潮州有“意溪朥饼豆馅藏过年“的故事,说意溪朥饼的豆馅制成后,要装入陶钵中,随日月退去其中的火气,至次年才能取出来做馅。
传说以前意溪有家老字号的饼铺,平时生意惨淡,店主无心忙活。中秋时节为了应付零星的生意,忙乱间遗漏了一大缸饼馅。等到隔年发现,店主战战兢兢以身试味,未曾想尝到的馅竟然凉喉可口,别有一番风味。他用这种馅做出来的朥饼,当年很快就脱销了。于是店主决心把饼馅封存到第二年,从此制出来的朥饼名声大振,人人夸口,生意兴隆甚至远销东南亚。清爽凉喉的馅、极为独特的窖藏方法正是意溪朥饼的特色。
盖上红红的印章,以示喜庆、吉祥之意。
做好的朥饼摆上烤盘,淋上猪朥让饼吸收,就可以开始烘烤了。
进烤箱后不久就要调转方向,调匀火候,如此调整确保受热均匀。
层层压叠的外皮,此时就好像花开一样,一层剥开一层。
酥皮一碰即落,入口即化,十分酥脆。
新鲜出炉的朥饼朥香四溢。
一层一层的朥饼堆叠成山,其馅滑润细腻、其皮薄脆有香。
意溪朥饼用陶器做容器,一方面是就近取材,枫溪出产陶瓷,亦可见瓷都之名并不虚;另一方面是因为朥饼皮脆,放在陶器中能固定,不轻易破损,陶器中还留有间隙,能通风透气,起保鲜作用。
每到中秋,朥饼作坊的生意就渐渐兴旺起来。
潮州的古镇意溪,处处朥饼飘香。
就在那些远离潮土大地的地方,人们还依然保持着拜月娘,遥祀祖先,吃朥饼,寄托思念的习俗。
这些乡土印记明显的潮式月饼,漂洋过海去慰藉海外潮籍乡亲的乡愁,酥脆的皮、香滑的馅在口中交融,那层层剥落的酥皮真叫人无法忘怀。
他们依然铭记那些口口相传的习俗,一壶工夫茶,配着意溪大朥饼,用浓郁的单丛茶抵消朥饼的高糖分高脂肪。
一壶好茶一壶月,只愿月圆勿再缺...
不管在家或异乡,不论我们是否相对天涯的两端,我们喝着潮州的单丛茶、吃着意溪朥饼,说着家乡话,望着一点点星辰从外空中飞驰而过,默默寄托对家乡的思念情怀。
﹀
这是第252篇【角落原创】
|潮州角落公众号开通已有993天|
中秋将至,附相关原创作品,提前祝中秋快乐: